暑假親子出遊 三大掃興小毛病怎避免

        炎炎暑假親子出遊去,最怕身體不舒服壞了遊興。不過旅行時最擔心遇到的暈車、蚊蟲叮咬及腸胃不適等小毛病,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常常跟著我們一起到處趴趴走,要怎樣才能擺脫這些惱人的小毛病?

 

出遊掃興第一名  暈車

  搭交通工具會感覺頭暈想吐,在醫學上稱為「動暈症(motion sickness)」,會有這現象是因為人體判斷方向和維持自身平衡的視覺、內耳中前庭與半規管間的不協調所造成,其中以內耳中能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前庭半規管與暈眩感最有關聯,與前庭神經與中樞神經連接,具有調節身體平衡感受的能力。比方說,有些人搭捷運時所坐的位置是與行車方向相反的,就容易暈車,這是因為眼睛所見和體內平衡感產生矛盾之處,反向坐車時,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隨著交通工具前移的資訊發送給大腦,但眼睛所見的景象卻是往後退,讓大腦感覺混亂,就會出現不適感。

  因此,建議容易暈車的人搭車時可看向窗外,搭船時也不要躲在船艙裡,可站到甲板上吹吹風,讓眼睛專注在周遭景色,使體內平衡感受器與眼睛所見感一致,避免「不同步」所造成的暈眩。

  暈車並非真正的疾病,但暈起來真的要人命,有不少人會因為容易暈車而減少出遊。暈車可透過服用藥物減緩這種不適感,坊間能買到的暈車藥,甚至還有暈車貼片,多半還有哪些成分呢?又是怎麼達到止暈效果?


   暈車藥丸或藥水

        ●成分:抗組織胺

        ●使用方式:藥丸於搭乘交通工具前30 ~ 60 分鐘服用即可;藥水吸收較快,搭乘交通工具前10 ~ 30 分鐘前服用即可。

        ●注意事項:

             1. Meclizine 屬抗組織胺,為常用的止暈劑成分,其抗膽鹼副作用(口乾、舌燥),亦遠低於傳統的止暈劑Scopolamine,備受臨床醫師推薦使用。抗組織胺是感冒藥的常用成分,如果已經服用感冒成藥再吃暈車藥,可能會有藥物過量問題。

             2. 六歲以下孩童應由醫師指示使用。

    暈車貼片

        ●成分:東良菪鹼

        ●使用方式:搭乘交通工具前4 小時貼在耳後無毛髮之處,藥物可透過皮膚吸收

        ●注意事項:

             1. 暈車貼片中所含的東莨菪鹼經皮膚吸收進入血液,能抑制前庭腦幹反應及嘔吐中樞,可舒緩舟車勞頓引起頭暈頭痛、噁心嘔吐,但會有血壓高、口乾,引發眼花的副作用,攝護腺肥大患者及老年人避免使用。

             2. 六歲以下孩童應由醫師指示使用。

出遊掃興第二名  蚊蟲叮咬

        炎炎夏日蚊蟲特別蠢動,出門在外更容易被蟲蟲大軍攻擊,蚊蟲叮咬後不僅皮膚紅腫又癢又痛,抓了雖能止癢卻又擔心留疤,或是因細菌感染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到底蚊蟲咬傷該如何護理呢?坊間幫助消腫止癢成藥、防蚊液或防蚊貼片是否大家都可以用?濫用會不會導致後遺症? 

  蚊蟲叮咬後多半會使用一些薄荷、樟腦類等精油產品,多半是運用其清涼感來止癢,大部分未含消炎成分,所以無消炎消腫效果,只是因為精油舒緩了叮咬處的痛癢感,減少搔抓,身體機能自然會漸漸淡去這令人難受的搔癢感。值得注意的是,薄荷產品中含有「薄荷醇」,會抑制神經系統,使用過量甚至恐引發嬰幼兒呼吸停止,因此兩歲以下幼兒以及蠶豆症患童,應避免使用含薄荷的精油。
  如果搔癢感太過強烈,精油製品無法舒緩,就可使用含抗組織胺或類固醇成份的蚊蟲藥膏,以達到止癢消腫的效果,市售的含類固醇的蚊蟲藥膏通常藥物劑量不高,加上僅短暫塗擦,較不致出現副作用。但若是使用在兩歲以下的嬰幼兒、過敏體質的患者,建議要諮詢專業藥師後再使用為宜。

  此外,若將蚊蟲叮咬處抓出傷口,則建議使用含抗生素的藥膏,以防止傷口惡化,嚴重時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或菌血症等問題。抗生素藥膏的使用也需向專業藥師諮詢,不可自行濫用。

  雖然絕大多數的叮咬對人體無害,但有些帶著病菌的蚊蟲威力也不能卻不可輕忽。像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登革熱或萊姆病,都要小心防範。被叮咬時如能注意到蚊蟲種類,較能掌握狀況,但蚊蟲叮咬發生得快,很難注意到蚊蟲種類,建議如出現下列症狀,要盡速就醫:

       ●突然發燒

       ●呼吸困難

       ●反胃想吐

       ●肌肉痙攣

       ●心率過快

       ●喉嚨腫痛

       ●失去意識

如何分辨何種昆蟲叮咬?

蚊子

        蚊子叮咬後,皮膚先出現柔軟略顯蒼白的腫塊,之後轉為紅腫、發癢;過敏體質者皮膚紅腫發癢的面積會擴大。 若出現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或有出血傾向,有可能感染登革熱,應及時就醫治療。

跳蚤

       跳蚤會分泌破壞人體皮膚表皮組織的體液,除叮咬處痛癢難耐還會滲血、並在皮膚上留下紅色疤痕;且跳蚤叮咬時會排列成一直線及三角形,加上跳蚤的彈跳高度為十多公分,因此叮咬部位多在小腿周圍。

恙蟎

       恙蟎叮咬可能會引發蕁麻疹、丘疹、嚴重搔癢等,若皮膚長時間曝曬在豔陽下,皮膚會出現紅疹。值得注意的是,若被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蟲叮咬,就可能感染羌蟲病,患者會產生頭痛、咳嗽、發燒、盜汗、結膜充血、淋巴腺腫大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血壓驟降、休克、肺炎及心肌炎等併發症,致死率甚至高達 6 成,一定要多注意。

壁蝨

       壁蝨叮咬多數對人體無害,僅傷口紅腫發癢。但若在叮咬後一個月內出現「遊走性紅斑」,並出現頭痛發燒、淋巴腫大、肌肉疼痛、喉痛及頸部僵硬等症狀,就可能感染萊姆病,要立即就醫。

隱翅蟲

       隱翅蟲體液含特殊蛋白質,一旦接觸皮膚,會導致紅腫發炎,甚至潰爛。隱翅蟲不會主動叮咬,若是拍打牠使體液沾染皮膚才有危害,因此遇到隱翅蟲,只要驅趕牠就好,千萬別拍打。
 

出遊掃興第三名  水土不服

  出門在外最怕水土不服,尤其是炎熱夏季食物容易變質,加上旅途中暴飲暴食、少喝水,加上作息不正常,不僅腸胃常常拉警報,也容易便秘。建議有旅行計畫前一個月,就開始補充有益於腸道健康的益生菌,增加腸胃抵抗力,旅行時也可攜帶小包裝益生菌,隨時補充,確保腸道功能正常。 此外,旅行前就養成攝取大量纖維質的飲食習慣,養成正常排便的生理狀態,也比較不會便秘。

  如果擔心出門在外腸胃出狀況,臨時找不到醫院,也可在出發前準備一些家庭常備藥,記得需在醫師、藥師或藥劑生的指示下選購,較為安心。

胃酸過多吃的藥--制酸劑

        制酸劑,就是俗稱的「胃藥」,包括胃片及胃乳。最常見的成分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碳酸鈣及碳酸氫鈉,可以中和胃酸。建議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服用。此外,胃酸過多的患者更應注意避免吃太多甜食,以減少醣類刺激胃酸過度分泌。

胃腸脹氣吃的藥--消化整腸藥

       消化整腸藥大部份是含有消化酵素或是乳酸菌的,加強澱粉、蛋白質及脂肪的消化功能。有些消化酵素容易引起過敏,過敏體質服用市售成藥時還是要多向藥師諮詢。

拉肚子吃的藥--止瀉藥

        止瀉藥能改善腸胃的過度蠕動、幫助水分吸收或減少水分電解質的流失,因腹瀉的治療著重於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也可多喝稀釋過的運動飲料以舒緩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止瀉藥只是暫時性的治療,單純食物所引起的腹瀉,吃止瀉藥就可緩解症狀,只是症狀控制了,患者還是需找出造成腹瀉的原因。如果服用止瀉藥但症狀仍無改善,甚至出現血便、高燒不退,就必須立即就醫。
  

  快樂暑假,親子一同出遊能增添許多美好回憶,只要多做準備,就能避免惱人的小毛病跟著出遊,就可以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在夏日時光裡,開心又有元氣的恣意玩耍了。

 

Back
Top